醉魚草花又名鬧魚花,為馬錢科植物醉魚草的花,每年4-7月采收,曬干即可入藥。
中醫認為,醉魚草花性溫,味辛苦,有小毒,入肺、脾、胃三經,有祛風除濕、止咳化痰、散瘀之功效,可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風濕關節痛、蛔蟲病、鉤蟲病、跌打、外傷出血、痄腮、瘰疬、痰飲齁喘、久瘧、疳積、燙傷等癥。醉魚草花可煎湯內服,常用量為9-15克;也可搗碎或研末調敷外用。
內服方 (1)治鉤蟲。鹤眙~草花15克(兒童酌減),水煎2個小時,取汁100毫升,于早餐前、晚餐后分服,服藥后個別人有惡心、腹痛、腹瀉、頭昏乏力等癥狀,停藥即可消失。(2)治瘧疾:醉魚草花、白英各30克,水煎于瘧疾發作前3-4小時服用,連服兩天。(3)治跌打新傷:鮮醉魚草(帶花的全草)15克,紅酒少許,水燉服。
外用方 (1)治外傷出血:取適量醉魚草花、葉,曬干研末,撒傷口后輕輕按壓,有止血作用。(2)治燙傷:將醉魚草花研末,麻油調搽患處。(3)治癰疽疔毒:醉魚草花、蛇葡萄根、馬鞭草各等分碾成細末,蜂蜜調敷。(4)治風寒牙痛:取鮮醉魚草花、葉和食鹽少許,搗爛取汁漱口。